2021年云南成人高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理學考點:腎臟的功能和結構
一、排泄的概念和途徑
機體將體內物質代謝的終產物、多余的物質以及進入體內的異物和藥物的代謝產物等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排泄的途徑有:①呼吸器官以氣體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②消化道通過糞便排出膽色素及一些無機鹽類如鈣、鎂、鐵等;③皮膚以汗液形式排出水分、氯化鈉和尿素等;④腎臟以尿液形式排出水分、無機鹽(主要是氯化鈉,其余為硫酸鹽和鉀、氨等鹽類)和有機物(主要是尿素,其余為馬尿酸、肌酐、尿色素等)等。其中腎臟是機體最重要的排泄途徑。
二、腎的功能結構
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
腎單位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為皮質腎單位和近髓腎單位兩類,其結構有明顯的不同。
(一)皮質腎單位
主要分布于外皮質層和中皮質層。人腎的皮質腎單位約占腎單位總數的85%~90%。這類腎單位的腎小球體積較小,髓袢較短,只達外髓質層。
(二)近髓腎單位
分布于靠近髓質的內皮質層,在人腎約占腎單位中的10%~15%。這類腎單位的腎小球體積較大,其髓袢甚長,可深入到內髓質層,有的甚至到達乳頭部。
尿生成的基本過程
尿生成的基本過程為:
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2.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必作用。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及影響因素
一、腎小球濾過率
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的量,即腎小球濾出的濾液量或原尿量,稱腎小球濾過率。正常成人安靜時約為125mL/min。每24小時兩腎的原尿量可達180L。
二、濾過膜及通透性
濾過膜由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膜和腎小囊臟層上皮細胞構成。膜上有大小不同的孔道或裂隙,血細胞和大分子物質(如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通過孔道濾過。濾過膜各層含有帶負電荷的物質,主要為糖蛋白,能阻止血漿中帶負電的物質的通過。因此,可以把濾過膜看成分子大小和分子電荷的選擇性過濾器。
三、腎小球有效率過壓
是指使血漿通過濾過膜而濾出的靜壓力,是腎小球濾過作用的動力。可用如下公式表示: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一(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
其中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是推動血漿濾出的力量,血漿膠體滲透壓和腎小囊內壓是阻止濾過的力量。在有效濾過壓為正值時才能有濾過發生。
四、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一)濾過膜的通透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www77731.cn/yixuezonghe/10581.html